宣城304不锈钢盘管新闻
2.1.1拉弯成形。拉弯成形是将轧压成形后的直型材在拉弯模上进行弯曲,弯曲的同时在盘管的a、b两面施加均匀的轴向拉力,使材料截面内的应力分布都变为拉应力,夹钳与拉弯模的相对移动迫使盘管贴胎虽然经验分析告诉我们“拉弯成形”卸载后盘管的回弹较大(如图2),必须对拉弯模进行反复修正回弹量,反复试验拉弯,直至加工出合格盘管。而且生产准备周期过长,约两个月,拉弯模的制造成本也较大,约20000元。但针对此类盘管的形状、尺寸(细长比较大),采用“拉弯成形”是可行的。可是因盘管的下陷无法成形。所以,针对此盘管,拉弯成形只能作为整个成形的一道工序。
2.1.2拉弯+固溶热处理+成形下陷+手工敲修的复合成形。从以上各个方案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针对盘管的特殊性和尺寸特点,每个方案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质量低、生产周期长、工装成本费用大、设备能力等,但每个方案都有可取之处,将一些方案中的可取之处重新进行组合,充分利用厂的现有生产条件和设备能力,并加以改善,形成一种新的加工方案。

宣城304不锈钢盘管知识
盘管的弧面及其下陷通常需在以下两种受力情况下才可以实现:(1)若b面不受力,而a面受轴向的压应力和横向拉应力,则a面的材料聚积、增厚,在工装中形成弧面。下陷受上、下工装的挤压而产生。(2)若a、b面均受均匀拉应力,则a面的材料变薄、弯曲;b面的材料聚积、增厚,在工装中形成弧面。而下陷只能单独成形。因此,从以上盘管的材料和工艺性分析可以看出:该盘管的材料成形性能非常不好,而且其盘管的形状特点,使盘管的工艺性不稳定,给盘管的成形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选择恰当的加工方案,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2确定加工成形方案,2.1加工成形方案的分析、论证,加工成形方案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因素:质量、成本、周期(成本和周期包括工装),这两个加工方案也主要是从这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宣城304不锈钢盘管简介
研究发现,一般不锈钢盘管固溶处理得到的是低强度材料,采用冷加工的方法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盘管的强度则会伴随的马氏体相变,氮元素的加入能有效的解块这些问题。氮与其他任何溶质相比,可以产生最大的晶格膨胀,氮原子与位错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短程有序,促进了平面滑移,平面滑移提高了低周疲劳及蠕变的抗力。低温条件下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盘管具有温度的堆垛层错能随温度下降及自由电子较高的原因,使得低温下含氮不锈钢盘管强度极高。氮奥氏体中晶界强化影响大,单一晶体内临界切分应力随氮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多晶奥氏体钢中,增加低能边界,织构明显发展,强度提高。在高氮不锈钢盘管中由于氮元素的加入使得不锈钢盘管的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是传统不锈钢盘管的2-4倍。对于高氮钢来说其强化机制主要有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应变强化。氮原子在不锈钢盘管中会引起强烈的晶格畸变,其固溶强化作用强于碳,另外研究结果表明氮固溶强化增加的强度值与氮原子引发的晶格畸变呈现线性关系。